郑东新区2025年度教科研工作会议在郑东新区招生考试中心报告厅举行
郑东新区教科室科研员张娟玮主持会议
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委员乔健致开幕辞
郑东新区秋澄幼儿园园长张冰进行教科研管理经验分享
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副校长王允进行教科研管理经验分享
郑东新区文苑学校教育集团教务主任王海英进行教科研管理经验分享
郑东新区教科室科研员欧玲玲对《郑东新区2025年度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进行解读
郑东新区教科室主任王海霞对2024年度全区教科研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部署2025年度工作
仲春时节,如意湖畔烟雨空濛,教育科研改革思潮奔涌。3月27日下午,以“深化教育科研改革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郑东新区2025年度教科研工作会议在春雨润泽中如期举行。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教科研负责人30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教育科研新蓝图,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会议在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委员乔健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乔健副局长强调全区教科研须锚定“讲政治、懂业务、敢担当”三大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轴,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一要讲政治,紧扣教育强国使命,严守课题遴选公平底线;二要懂业务,强化科研专业定位,升级“下沉式备课”“蹲点调研”精准培训,分层赋能教师成长;三要敢担当,聚焦课堂提质、AI融合等攻坚领域,深化校际协同与高校联动,构建“问题—实践—创新”闭环。乔局以“春日胜黄金”勉励教育人扛牢使命,为“十四五”收官贡献科研力量,擘画“十五五”教育新图景。
紧接着,三所优秀教科研学校代表进行创新教育科研管理经验分享。郑东新区秋澄幼儿园构建了“三核四驱”体系,以“双轨三层”规划机制破解课题碎片化难题,形成《足球游戏策略研究》等4项创新策略,成果辐射2所姐妹园,教师能力提升反馈率达90%;郑东新区首届教育科研基地九年制实验学校以“三维联动”体系驱动科研兴校,首创“三全式课题指南”覆盖全学科,课题参与率三年跃升44个百分点,项目化学习案例入选教育部示范项目;郑东新区文苑学校教育集团则打造了“六维协同”教科研生态,创新“月度简报+课堂验证”双考核机制,课题立项通过率提升30%,构建了“学为主体”教学模式与“一体双翼”人才贯通体系。
随后,区教科室科研员欧玲玲围绕“四维协同“框架对《郑东新区2025年度教科研工作考评细则》进行了深度解读。基础规范聚焦科研管理,健全机构制度,破解“无人管、无章循”的难题;严控项目全流程(立项—督导—结项),根治“重申报轻研究”的积弊;锚定成果转化实效,打破“成果止于论文”的怪圈,设置扣分项强化质量底线。特色创新单列创新突破维度为加分项,鼓励跨校协作、数字化管理及成果深度转化等探索,预留弹性创新空间。四维体系“基础+特色”双轨并行,既独立成章又联动赋能,以刚性约束保障规范,柔性激励激活创造,推动教科研从“被动达标”向“主动卓越”跃升。
最后,区教科室主任王海霞以实证数据为纲,系统梳理2024年教科研成果。同时,直面顶层设计悬浮、过程管理虚化、成果转化梗阻等痛点,提出2025年"教科研质量攻坚年"四大工程:通过科研赋能工程聚焦集团化办学、学生心理健康等热点提供政策落地保障;以管理创新工程推行"1+2+N"模型建立课题盲评机制;实施人才成长工程加强区级教科研人才库建设,实施“普适培训+靶向培养”双轨计划;通过成果转化工程聘请高校专家驻点指导,打造"研究—应用—推广"闭环。同时重构考核体系,建立成果应用追踪评估体系,以月报表制度推动科研从"纸面"走向"地面",最终实现"让每一份思考都落地生根"的教育科研价值追求。
会议在暮色春雨中圆满落幕,而教育科研的春潮正奔涌不息。带着“把论文写在课堂上”的共识,怀着“将数据化为育人力”的信念,郑东教育人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执科研之笔,蘸创新之墨,在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奋力书写“学在郑东”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