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研员闫丽丽老师主持活动
河南大学附属学校牛明星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为推动新教材落地与探究式教学提质增效,2025年10月31日,郑东新区小学科学新教材课例展示暨探究实践研讨活动在河南大学附属学校举行。活动以“课例展示、教学设计分享、探究实践评价研讨”为核心,汇聚区内多所小学科学教师,通过沉浸式交流与专业化研讨,为郑东新区小学科学教学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郑东新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闫丽丽老师厘清会议议程,为活动有序开展奠定基础。随后,河南大学附属学校牛明星老师带来《鸡与鸟类》课例展示。课堂中,牛老师以趣味情境导入,借助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对比观察鸡的外形特征与鸟类共性,通过小组合作、问题链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思维碰撞中深化知识理解,生动诠释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复制的教学范例。
公开课结束后,教学设计分享环节为区域教师提供了互学互鉴的平台。多位教师聚焦课时教学展开深度分享:龙华学校李诗琪老师以“孵化小鸡”为主题,立足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小组竞赛,让科学探究充满趣味与互动性;锦绣小学李霞老师提出“初步定义—补充修正—特例说明”的递进式设计,通过层层引导,逐步给学生渗透哺乳动物的特征。云台小学周冉老师解读“昆虫和鱼类”教学设计,构建“目标—环节—评价”三位一体体系,融入德育元素并以直观素材降低学习难度;鸿雁小学徐铜浩老师聚焦“动物的一生”,通过“证据驱动建模+生命教育融入”模式,引导学生从个性到共性探究生命周期,让课堂兼具理性深度与情感温度。
活动最后,闫丽丽老师围绕探究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解读,从“器材准备精准性、操作规范性、记录完整性、分析逻辑性、结论合理性”等维度明确评价要点,为教师开展探究实践教学、精准评估学生探究实践能力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标准。
此次教研活动以“课例+设计+评价”三维联动模式,既呈现了新教材教学的鲜活实践,又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交流平台,更以清晰的评价导向为科学教学提质指明路径,切实为郑东新区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浪微博
QQ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