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现场
聚源路小学教育集团西校区杨珂老师做《国歌》切片教学展示
6月13日上午,郑东新区全体音乐教师齐聚聚源路小学客文校区报告厅,参与“校本教研成果交流暨国歌教学切片研讨活动”,活动由郑东新区音乐教研员邓洁琼老师主持。来自多所学校的教师带来校本教研成果展示与教学实践分享,共同探索音乐教学新思路。
活动中,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的丁新鸽老师代表第六教研共同体做小初衔接课例教研分享。她聚焦《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青春舞曲》两节民歌的衔接教学,从衔接点研究、课例教学策略优化、教师技能专业提升等方面让大家看到优质课例的诞生,恰似匠人雕琢璞玉,从集体智慧的火花初绽,到反复研磨的精雕细琢,再到课堂实践的千锤百炼,最终让课例成为兼具学科深度和育人温度的精品之作,
郑东新区龙华小学袁慧娟老师做《双法融通,研教相长》校本教研成果分享,在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龙华小学音乐教研组针对跨年级教学导致的节奏教学碎片化问题,以人音版教材为基础,融合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构建“阶梯化、趣味化、标准化”的校本教研模式。通过理论融合、能力聚焦、课堂落地引领,开展共学、共研、共行、共享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陈永红老师以"发掘国歌内涵 唱出民族精神"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从深挖国歌的民族精神内核、解析国歌的艺术表达密码、探寻国歌的音乐美学路径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国歌的艺术价值。在民族精神内核层面,陈老师通过追溯国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将其置于中华民族浴血抗争的宏大叙事中,揭示出旋律与歌词所承载的不屈意志与家国情怀;于艺术表达密码的解析上,他细致拆解旋律中的三连音、切分节奏等音乐元素,以及歌词中铿锵有力的词汇组合,点明这些独特的艺术设计如何塑造出国歌激昂奋进的听觉张力;在探寻音乐美学路径时,陈老师从科学发声训练、唱出音乐画面等方法,阐释了如何通过歌声展现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深入剖析,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国歌不仅是一首歌,更是民族精神的音乐史诗,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担当。
郑东新区聚源路教育集团西校区阎瑜老师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多维教学校本教研成果汇报。通过对《国歌》的再学习再认识,聚源路西校区构建了《国歌》多维教学体系;依据新课标要求,分层明确小学各学段《国歌》的教学重点与要求;并开展了《国歌》教学实践探索,颇有成效。杨珂老师带来的《国歌》教学切片展示,通过三连音节奏训练、四度音程解析创作和情感渲染,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国歌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涵。最后,全体师生起立,共唱《国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崇高敬意。
活动最后,邓老师提出:在校本教研机制建设上,鼓励各校借鉴活动中“问题聚焦 - 方案建构 - 实践改进 - 总结提升”的闭环模式,依托共同体资源共享,推动青年教师培养与教研能力提升;在国歌教学内容设计上,强调以历史文化为根基,融合音乐本体分析与跨学科元素,进行分学段教学,实现从音乐本体到精神内化的进阶;在教学实施方向上,要求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杜绝形式化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音乐课堂,实现育人价值与艺术素养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