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测评助教学,实践育人启新程 ——郑州市2025年初中生物学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研讨暨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交流活动在郑东新区举行

2025-04-24 20:30:31 郑东新区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有次阅读

郑州市一测质量分析会_副本

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朱慧娜老师进行复习课《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课例展示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李超英老师做总结指导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李超英老师做总结指导

为了深化初中生物学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助力教师科学优化复习备考策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2025年4月23日下午,郑州市2025年初中生物学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研讨暨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交流活动在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承办。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生物学科教研员李超英,郑州市各县(市)、区教研员,市区七八年级生物学科教师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议程主要包括课例展示及点评、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质量分析及备考建议、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案例分享及专题报告三部分。

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的朱慧娜老师通过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本课,开启了《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一节的复习课。朱老师紧扣课标和教材设计复习课,通过设置“秀分身图”“辨分身图”“析分身图”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识别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组织;通过“变身升级秀”活动分析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期间朱老师使用叶片模型和真实番茄植株进行现场辨识,增强了复习课的趣味性。最后,朱老师以综合题进行目标检测,并通过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授课结束后,朱慧娜老师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反思。她表示在复习课设计中注重教材使用和驱动问题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逻辑关联语言,培养学生规范表达能力。

郑州市第六初级中学班冬梅老师进行课例点评。班老师指出本节课实现“温故知新,体系重构”的复习目标,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精准渗透、思维训练路径清晰、多元策略促进深度学习这三大亮点。

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张俊英老师从试卷分析、答题情况、归因诊断、复习策略四个维度作质量分析。她指出:试卷结构严谨,覆盖全面,突出重点,题干科学合理,既考查易错知识又融合跨学科内容,精选真实情境素材,培养社会责任与核心素养,图文资料简洁生动。但学生存在审题马虎、信息提取低效、概念理解偏差、迁移应用薄弱、术语书写不规范、思维逻辑与表达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建议:加强解题方法指导;运用口诀、歌谣、易错本等多元方式强化概念;创设真实情境训练应用能力;通过课前诵读、打卡背诵强化术语记忆;采用问题链培养高阶思维。接着张老师以惠济区为例介绍了八年级生物学复习备考策略。

在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交流环节,郑州市龙湖镇第三初级中学任鹿云团队以“小麦的一生”为主题,融合生物、地理、数学等学科,围绕选种、播种等农事实践设置探究任务。学生在解决“土壤适配品种”“萌发率统计”“化肥合理施用”等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增长与劳动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学校岳冬冬团队展示“叶片解码”项目,整合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通过“叶片形态多样性”“植物化工厂机制”“叶片创意应用”等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创作-表达”中培养综合素养,同步渗透语文素养与劳动教育。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生物组的孙淑颖老师代表团队以“跨学科解码植物导管结构与毛细上升量”为主题进行汇报。受教材“拉动”一词的吸引,郑州四中的师生们深入思考,突破教材限制开展科研思维培养实践。师生通过自主设计“水在茎内的运输”另类实验、通过显微观察并测量导管直径、翻阅大学教材、查找文献资料、查找定量描述毛细现象的数学公式代入计算导管毛细现象的吸水高度分析比较植物运输水的三种方式的作用强弱。打破学段限制,将科研精神与创新意识有效传递。郑州市第八中学的冯萌萌老师代表团队以“我为家人酿葡萄酒”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开展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团队构建“方案设计-实践操作-质量检测-成果品鉴”四阶驱动任务并规划了制订自酿葡萄酒的实践方案、参观郑州大学葡萄农庄、葡萄酒的酿制、自酿葡萄酒的安全检测与品鉴这四个课时。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知识应用与产品创造,实现“做中学”与素养发展的有机统一。

最后,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生物学科教研员李超英老师对郑州市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交流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当前实践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学习内容易流于浅表化与拼盘化,实施过程常受制于教师专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存在指标单一化倾向。针对这些挑战,李老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她强调,实践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问题驱动、正反馈机制以及教学相长的过程。具体而言,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应选择恰当的实施策略。首先,要创设真实且富有想象力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架,如任务支架或过程性支架,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学习。在活动过程中,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及时并持续地给予反馈和调节。最后,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重视学生的行动与过程。

本次活动以精准测评分析为教学锚点,深度解构学情脉络与发展方向;以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为育人引擎,打破学科壁垒、重构教学生态,为郑州市生物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构建创新范式与实践样本。助力生物学课堂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实现素养导向、实践创新、跨域协同的迭代升级,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 张燕芳 祝婉月 余玥 责编:郑东新区教研室 | 打印
通知公告
© 2018 版权所有: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南路与龙翔三街交叉口金融智谷2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