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张露执教《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各级领导和参与师生合影留念
2025年4月15日,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郑州市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观摩研讨活动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举行。
此次活动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由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沈贺工作室、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刘嘉尧工作室(培育)承办。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俊凯,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振锋,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珊珊,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郭文祥出席活动。《河南教育(基础教育)》编辑部副主任刘波,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田言辉,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皇甫丽敏,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王永玉,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沈贺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沈贺,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老干部工作室主任王宏建,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蒋树立,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杜建军、谢光,以及郑东新区中小学300名思政教师,河南大学、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200多名学生参加会议。此次活动由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刘玉霞主持。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振锋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观摩研讨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河南省委常委关于思政课建设工作部署的有力举措。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共同探索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新路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郭文祥介绍了郑州市郑东新区教研室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郑东经验”——“1235”教学模式。他强调,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长期工程,希望大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立足国家安全战略,把握教育时代使命;坚持深化一体化建设,打造育人创新范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坚持政治引领、创新驱动、全员参与,锚定未来方向,共筑安全防线。
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田言辉从系统性设计、学段化衔接、协同性推进三个方面介绍本次教学展示的设计思路:坚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统领,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遵循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法;跨学段联动,凝聚育人合力。他表示,联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成立“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联合备课、教学观摩,真正实现大学教师为中学教师提供理论支撑,中学教师为小学教师设计情境化教学策略,形成“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切实发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功能。
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教师刘曼以故事讲述人为活动载体,以“国”字解读、分享保家卫国的古诗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故事讲述中初步认知国家安全的概念及安全体系,深入探讨国家安全的意义,明确守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受个人生活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教师张露以国家安全展厅研学为活动载体,以国安印记、国安思危、国安担责三个展厅推进研学活动,引领学生初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理解国家安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梦鸽以议题式教学为学习方式,通过“政治安全—固国家之本”“经济安全—筑国家之基”“文化安全—守国家之魂”“青年笃行—担国安之责”四个议题,创设纵观历史、立足当下的议学情境,引领学生在议学活动中掌握国家安全各领域内涵及其关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瑞敏以维护国家安全之“三问”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在回顾历史中感悟“维护国家安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根基”,在立足当下中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在展望未来中明确“构建新安全格局与提升治理能力是护航复兴伟业的战略双翼”,在深度学习中树立国家安全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王永玉博士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强调一体化协同育人对四节课的主题意义,一体化内蕴与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的一体化呈现对本次活动的意义进行点评分析。他从理念协同、目标协同、队伍协同、资源协同四个方面对本次基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活动进行了解读分析,强调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功能;从教学目标、教材知识链、素材链、方法链、学习方式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节课进行一体化、精细化的教学评价。此外,他希望,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挑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继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活动形式,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沈贺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沈贺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活动优点与教学建议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她突出强调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六个基本要求——推进理念一体化,推进学理一体化,推进教、学、研一体化,推进社会大课堂一体化,推进考核标准一体化,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并以此要求对四位教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整体评价和教学建议。沈贺肯定了四个学段教师既立足各自学段的学生特点及育人规律,又整体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立德树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内在要求,以国家安全为主题,讲清楚了国家安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讲清楚了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知-认同-践行,体现出河南大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并对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即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思政课一体化与思政教育一体化;二是相同与相异;三是守一段渠与整体把握;四是一次活动与常态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珊珊肯定了本次河南大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立足河南大学思政优势资源,突出了“一体化育人”的时代价值;立足国家安全教育十年实践,彰显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展望未来,勇担使命,形成了“走深走实”的育人合力。她希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要真正“走深走实”,打破学段壁垒、整合多方资源,以系统化思维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联动、全域协同”的育人格局,让国家安全意识在青少年成长中层层递进、久久为功,将国家安全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真行动”。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课堂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行动,以思政课堂为桥梁,跨越空间,初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共同筑牢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防线。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大中小学师生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